要如何讓文章生動起來?什麼是生動?生動就是讀者看到你的文字,腦中自然迸出畫面,而且畫面情節還有轉折起伏,讀者不知不覺就投入在文字畫面中,感受到你想傳達的意念。
那要怎麼讓讀者有畫面感,怎麼營造故事轉折起伏?總共有四個要素要掌握住,動詞、細節、鏡頭與衝突。
動詞
史蒂芬.金在《寫作》中說:「一個句子是意思明確,包含名詞、動詞的一段文字,完整的想法由作家的腦袋躍然至讀者的心,用任何一個名詞加動詞,就有完整的句子。」名詞和動詞相連,就有了動作,有了動作腦中自然浮現畫面感。
多利用動詞取代形容詞,減少使用形容詞,形容詞比較空泛不具體,會減少畫面具體感,不容易讓讀者身歷其境。
想要訓練動詞的能力,平常就要多觀察,注意周圍人事物的動作、細節和變化。以《飛輪效應》為例,看作者是怎麼利用動詞來敘述飛輪效應
「在那場會談中,我分享了我們研究發現的「飛輪效應」。想要從優秀的公司蛻變成卓越的企業,仰賴的不是一次決定性的行動、一項宏大的計畫或單單一個殺手級的創新應用,也不是靠一點點小運氣或者等待奇蹟出現。反而,這樣的蛻變像是在推動一個巨大、沉重的飛輪。你使勁將飛輪推進三公分,然後繼續推,持續努力,飛輪終於轉完一圈。你繼續推,飛輪轉動的速度又比剛剛快一些。第二圈……第四圈……第八圈……飛輪逐漸累積動能……第十六圈……第三十二圈……愈來愈快……一千圈……一萬圈……十萬圈。然後在某個時刻,發生重大突破!飛輪以不可遏抑的動能,快速前進奔馳。」
粗體字的地方是動詞,有沒有感受到你正在使勁地踩動沉重的飛輪,飛輪是不是在你的腳下越踩越快……越踩越快……越踩越快,逐漸感受到高速轉動的飛輪,還有從腳底板回饋而來的動能!
細節
營造畫面除了需要動詞,也需要細節來豐富畫面。
細節不是瑣碎,細節要扣住你想表達的概念、想法或主題。細節的目的是要讓畫面自己說話,精準的用畫面感傳達你的意念,或是你想讓讀者體驗到的感受,不用空泛的形容詞,或枯燥的講道理,而是用細節場景讓讀者帶上VR頭盔,身歷其境。
舉影響我很深的NBA球星Kobe Bryant的著作《曼巴精神》為例,當中一頁的標題是〈我的半夜訓練已經變成某種傳奇〉,內容是:
「我總是想要提早開始自己的一天,這樣每天就可以練得更多。
假如我早上十一點開始,練幾個小時,休息幾個小時,大概下午五點到七點可以重回健身房再練一波。
但假如從清晨五點開始練到早上七點,就能在早上十一點到下午兩點再練,然後,晚上六點到八點再練第三回。
早一點開始,我每天就能多排一段訓練。遇上暑假休季期間,加起來就多了非常多的訓練時數。
同時,早點開始一天也幫助我在「籃球」與「生活」當中取得平衡。
小孩早上起床時,我能陪伴她們,而她們根本不知道我才剛剛完成一段訓練。到了晚上,我可以哄她們上床睡覺,接著再用自己的時間訓練,而不是跟她們相處的時間。
我不願意犧牲球技,我也不願意犧牲與家人共處的時間。所以我決定犧牲睡眠,就是這麼簡單。」
Kobe仔細寫下每天的訓練時間,還有它為什麼這麼做的心路歷程,從這些細節當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Kobe對自己的高標準,對籃球的高度執著,也因為自我要求很高,也不願放棄對家庭的責任,選擇犧牲睡眠。我們腦中會自動浮現每天夜晚他在女兒額頭上輕柔一吻後,轉身又投入他熱愛的籃球訓練,體會到什麼是Mamba Mentality。
鏡頭
既然有畫面,我們也得懂得伸縮鏡頭,讓畫面更有臨場感。
寫作鏡頭有三種,遠鏡頭、中鏡頭與特寫鏡頭。遠鏡頭先描述大場景,中鏡頭稍微拉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最後將特寫鏡頭聚焦在你想帶給讀者看見的細節,例如臉部微表情、手部小動作或其他細節。
利用文字鏡頭,把讀者的視角從遠方拉到眼前,把畫面變得生動有層次,讓讀者不再是旁觀者,而是主觀參與者,沉浸在文字畫面中。
舉一本《活出意義來》這本書中情節為例,作者Viktor E.Frankl 是在二戰時期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書中寫下他在集中營的真實故事,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:
「晨曦漸露,一座龐大的集中營逐漸現出輪廓。幾排長長的帶鈎鐵絲網籬笆,幾座守望塔、探照燈,以及一列列憔悴檻樓的人形沿著荒涼的石路蹣跚走著,在灰白的晨曦中,不知要邁向何處。有幾聲零落的吆喝和指揮的哨聲、卻不知有何含意。想像中,我彷彿還看到有幾座絞絞刑臺,上面吊著晃來晃去的死人。」
這段文字鏡頭從遠方的晨曦,帶到集中營的輪廓剪影,接著中鏡頭帶到集中營的周圍設施,一列列憔悴人形蹣跚前進,最後特寫絞刑台上的死人。看到這段,彷彿自己身在集中營列隊中,即將跟著人群步入死亡。
衝突
有了畫面感還不夠,還得留住讀者的心,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轉折感。所謂的轉折感就是劇情上的衝突,有衝突就會抓住讀者的專注力,讓讀者想要繼續看下去。
衝突不一定是場面火爆,也可以是追求目標時遇到的阻礙,還有面對阻礙的心路歷程。而我們想要傳遞的價值,就可以埋在這樣的心路歷程中,給讀者去體會、學習、參考,甚至是一種行動指南。
簡單來說,建立故事轉折感的流程,就是目標→困難→心路歷程。
這邊有兩個地方要注意。第一是目標、困難、心路歷程三個元素必須環環相扣,不能隨意跳躍,否則營造不出衝突感。第二是無論目標、困難或心路歷程,都必須是獨立段落,每個段落要用魚骨寫作法來呈現,並和下一段產生連結。舉第十課作者的開頭為例:
「我曾經參加一個客家飲食座談。我是六位與談人之一,主持人會輪流提出六個問題,請與談人各分享五分鐘。」(目標)
「第一題是「什麼是客家味道」?這個問題很抽象,很難回答。我該如何接招,才能吸引台下上百位聽眾,且不能跟其他專家類似,又能清楚表達我的想法?」(困難)
「幸好我是第四個發言者,還有點時間準備。我拿出便利貼,畫出金字塔結構,先寫下想法:客家味道就是結合在地風土與生活智慧;接著必須具體化,才會有黏力。」(心路歷程)
作者用自己教的目標、困難、心路歷程步驟,發展吸引人的情節力,讓我們想繼續讀下去。
而且作者在這個段落也利用前面提到的動詞、細節與鏡頭三個元素,讓我們腦中浮現座談會的場景,讓我們「看見」作者上台前的準備畫面,同時也用這個「看見」的效果,讓我們明白動詞、細節與鏡頭真的是展現情節力的必備要素,讓畫面自己說話。
總結以上動詞、細節、鏡頭和衝突四元素,目的就是要讓讀者有畫面感,能身歷其境,並且營造轉折感,留住並打中讀者的心。
記得運用情節力四元素的同時,要緊扣你想傳遞的核心主題,寫作才不會發散沒重點,讀者才會有收穫!